礼品是企业或单位在各种活动中为了提高或扩大其知名度,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份额),获取更高销售业绩和利润而特别订购的。作为礼品的产品,它汇聚新颖性、奇特性、工艺性和实用性。有些带有企事业标志的,就具有某种特别含义.
送礼是一门学问,一项艺术,一种感情的投资。它能消短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距离,便于人们的沟通、交流,达成共识,开创良好的商机。同时礼品也作为一种广告,一种宣传,满足赠送者各种要求。合适的礼品能在对方的心目中建立起恒久而深刻的印象。
早在春秋时期,我国就崇尚礼仪,几千年来,已经形成一种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作为这种文化的物质核心--礼品,也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着。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历史背景,礼品也不尽相同。如今的二十一世纪,互联网的应用与普及,给礼品开拓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给礼品的销售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礼品的内涵和外延都得到无限的延伸,礼品的种类和形式也不断翻新。
礼物,能满足人们各种需求。爱,是最自然的送礼原因,亲人、朋友、师生之间,礼物是表达情感的重要载体;人们也经常会在一些重要事件中互换礼物,如金榜题名、事业有成、结婚生子等等,在这些时候本身就说明了送礼者的慷慨和对受礼者的感情联系的加强;还有的时候,送礼只是一种需要,价值的大小并不重要——礼物来自于有心人。
在众多玲琅满目的礼品中如何不挑花眼,更高效的做出更合适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送给谁、送什么、怎么送都很有奥妙。我们作为礼品公司,有义务进行边缘服务,和礼品有关的知识,应该增加到给客户的服务中,而不仅仅是销售产品,更多的是销售一种服务,让他们感觉我们的服务面很广,服务很周全到位,服务层次也很高,真正是有额外的收获,增长了知识,感受到了我们的真诚,的确物有所值。
我认为在介绍和推出我们产品的时候,有以下几点可以加以说明和提示:
1. 礼物轻重得当:以对方能够愉快接受为尺度,选择轻重适当,场合适当,对象适当的礼物,所以我们推销产品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各种因素,为客户选择出最合适,最满意的礼品;
2. 送礼时间适宜:一般来说,以选择重要节日、喜庆、寿诞送礼为宜,所以,在节日或者重大活动的时候,我们应该抓紧这些契机,不时的推出我们的新东西,符合时节的商品;
3. 了解风俗禁忌:推荐前应了解受礼人的身份、爱好、民族习惯,例如,不要送钟,不要给生病的上海人送苹果,不要给伊斯兰教徒送去有猪的形象作装饰图案的礼品等等,这就需要我们在课余时间要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4. 礼品要有意义:礼物是感情的载体。任何礼物都表示送礼人特有的心意,或酬谢、或求人、或联络感情、或表示感激等等。所以我们推荐礼品时,应该考虑礼品的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纪念性等多方面的因素,力求别出心裁,不落俗套得符合送礼人的心意,使送出的东西非同寻常,使受礼者倍感珍贵。一旦达到这样的效果,作为送礼者的客户们,一定会再次回头;
与此同时,作为礼品供应商的我们,则应跟上时代的步伐,根据市场的需求,不断推出新产品,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设计水平,创新力和产品及服务质量,以满足人们的趋新心理和不断提高的要求。要做到这些,首先要摸清礼品发展趋势:
据众多统计资料显示,礼品市场具有以下发展趋势:
(一)起步晚,发展很快:
中国礼品的发展与世界相比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惊人,主要依托于国内外市场的拉动。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和社会生活内容的进一步丰富,礼品业的分类也将随之变化和更加科学。
在礼品的产品中,许多品种的产品中国制造的份额已经跃居首位,比如流行饰品、像框、节日灯、圣诞用品、毛绒制品、休闲用品等。我们应该随时注意这些动向和信息,抢占先机。
(二)市场大,机不可失:
国内外两个市场潜在需求十分可观,全球礼品需求约2000亿美元,其中:美国占40%、欧洲占24.8%,日本占8.7%,中国只占5.8%;
中国礼品大量占据全球市场的同时,也面临的潜在的挑战,主要是礼品行业具有门槛底、劳动密集、工艺相对简单等,近一两年,一些发展中国家也都纷纷涉足礼品的生产,对中国的产品产生了潜在的影响。
现在全球面临经济危机,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是场大灾难,但从另一角度看,就是大机遇。就如同风险与利润的关系,这种局势,可以称得上是所谓的“乱世”,乱世容易有更多的机会,就看我们怎么在这时势中造就英雄。有时候,可能就只要打个倒立,就能看到截然不同的景象,物是一样的,只是角度问题。
(三)求发展 重在引导:
应清醒的看到,中国礼品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许多问题和困难,主要反映在,我国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多数地区的生产规模及生产手段处于“弱、小、散”的状况;产品开发力量薄弱,设计趋同,缺乏个性化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内涵,比如大家都看到的羊年羊风,牛年牛风,缺乏市场的魅力,生命周期也很短;知识产权意识淡薄,制约了国内市场的发展,由此,致使很多企业家十分担忧。明明设计出很好的产品,但不敢投放国内市场(包括展览展示);急待加强行业管理和引导,建立自律性行业管理机制。
针对这种情况,我想我们应该率先采取一些行动,化的规避这些弊端,利用现有的条件,创造价值化。我们的目标应该站在将工艺品发展成礼品的角度,要创新出能够承载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又不失含有时尚元素的产品,之后推广到更大更广的市场中,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所以,我们也应给自己一个清楚的、高标准的定位-----即“原、高、精”。原,就是要原创,造别人没有的东西,将知识、技术、产品工艺的三者原创相结合,有所突破。就拿昨天我看到设计部从嘉定某工厂拍回的照片,那些树脂做的欧式风格的产品,真的很震惊,感慨人类真是无所不能,鬼斧神工,仅从颜色的搭配来看,就能创新,不同的颜色能带给人完全不同的感觉,很多文化也是能透过颜色的搭配来体现;高,就是要站在一个有水准的高度,看全局的发展,只有在一个高的标准和角度,视角才能更广泛,看的更多,走的更远;精,就是要做出我们的品位,质量上面严格把关,树立诚信,打造自己的品牌形象。
当然,一个企业最关心的,最能体现其效益的还是业绩。这直接关系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是的重中之重。一个没有销路的企业,将会变成仓库加展览馆。所以我们更多的还要关心营销。如何成功的销售?我认为,除了要有认真的工作态度,百折不挠的工作精神,高效的工作效率,灵活机动的工作头脑,一套以不变应万变的工作套路,不断改进的工作方法之外,还要对自己有个准确的定位,对对方客户有个八九成的掌握和了解,所谓知己知彼,投其所好,才能胸有成竹,最终成功。我认为能“抓大不放小”,只要有人有精力,即可,但是多数时候还是要“抓大放小”,对工作有个清晰的认识,什么是紧急的,重要的,非紧迫的,次要的,都要理顺,分清楚后,选择性得做事。当不能顾及所有的时候,就要有所取舍了。
平时强调的具体工作具体分析的那些情况这里就不多罗嗦了。每天业务部开碰头会,也是要大家互相学习,借鉴精华,剔除糟粕。整体利益一致的前提下,和气生财。
在这么艰难的大环境下,我们在一次次磨砺中坚强地走过。成长和进步都是巨大的,但也有要改观和改善的地方。希望在新的一年中,我们要有崭新的面貌,制定更切合实际的计划,以更高的要求,更严格的作风要求自己,在更和谐的氛围中提高自己,在更多的锻炼中使自己成长,在新的机会中得到质的飞跃……每个部门应该以自己的部门工作为主,制定从大到小的计划,并且有专人监督反馈,一个月一总结。公司制度中应该奖惩分明,有激励机制,我个人认为可以采取较低的初速度,较高的加速度。就拿业务部来说,业务员应该是凸显业绩的,而不是基本工资是占大头,可以工资起点低些,奖金部分可以根据一定的比例多一些,将多出来的基本工资放入考核或者奖金中,达到能者多劳,多劳多得,按劳分配。这样距离也就拉开了。
希望在这些美好的期许中,我们作为一个整体,紧密团结和配合,在大家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准备好大箩筐,丰收由辛勤汗水换来的颗颗硕果!